随着中国互联网飞速发展,在数字金融领域,手机支付、智能风控、智能营销等业务逐渐普及,行业和业务的飞速发展正在倒逼金融核心系统发生“核”聚变。
云原生核心架构的转型对金融机构来讲是一种理想的彼岸,但如何抵达彼岸,才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集中式架构,已经不只是一种技术架构模式,而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思维习惯和设计理念。
当它成为潜规则而影响了创新时,我们往往身在此山中而不为所知。朝着云原生分布式转型的过程中,打破这种集中式架构的思维惯性和习惯(设计、开发、运维),这些才是最难改变的。
从金融行业的角度而言,要实现核心的云原生分布式转型的关键在于打造一套新的云原生数字化流水生产线、配套设计工艺以及稳固的云原生分布式基础设施,尝试用综合的视角改变那些最难改变的部分,阿里云首创的“金融级云原生工场模式”是我们对这一问题的思考。
金融机构采用云原生技术,并不是将应用上公有云,而是将金融对安全合规、交易强一致性、单元化扩展、容灾多活、全链路业务风险管理、运维管理等各方面行业要求与云原生技术进行深度融合,发展为一套既符合金融行业标准和要求、又具备云原生技术优势的“金融级云原生架构”。
一、云原生架构的优势和挑战
1. 云原生架构的优势
云原生架构的优势有以下5个方面:
业务优势,提升应用交付效率38%;成本优势,提升利用效率,节省成本76%;效率优势,提升应用交付效率38%;运维优势,简化运维30%;弹性灵活性优势,提升63%。
提升架构弹性扩展能力与资源利用率是用户采用云原生技术的重要驱动因素。据云原生产业联盟2020年调查数据显示,通过使用云原生技术,76%的用户提升了基础平台资源利用率并节约了成本,63%的用户提升了业务应用弹性伸缩效率和灵活性, 38%的用户通过标准化交付提升了公司的交付效率,30%的用户简化了系统运维流程,25%的用户基于云原生开放架构在已有系统上进行功能扩展,加速了业务创新。
2. 云原生架构的挑战
云原生架构的挑战有:非功能性疑虑、易用性疑虑、现有平台融合疑虑、迁移难度疑虑、投入产出比疑虑。
规模化应用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连续性成为用户选择的主要疑虑。在选用云原生技术时,61%的用户对云原生技术在大规模应用时的安全性、可靠性、性能、连续性心存顾虑,47%的用户认为技术栈过于复杂导致学习成本高,46%的用户担心云原生技术无法与现有研发/测试/运维平台或流程进行整合、演进, 40%的用户担心系统迁移难度大、成本高且迁移后效果不可预测,15%的用户认为云原生技术应用价值不明显、投入产出比有待评估。
规模化应用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连续性成为用户选择的主要疑虑。在选用云原生技术时,61%的用户对云原生技术在大规模应用时的安全性、可靠性、性能、连续性心存顾虑,47%的用户认为技术栈过于复杂导致学习成本高,46%的用户担心云原生技术无法与现有研发/测试/运维平台或流程进行整合、演进, 40%的用户担心系统迁移难度大、成本高且迁移后效果不可预测,15%的用户认为云原生技术应用价值不明显、投入产出比有待评估。
二、在核心等关键领域如何应对
1. 在核心云原生领域的独特挑战
核心云原生转型里面有一些非常独特的领域,我们可以通过“冰山理论”来看,在庞大的冰山上面,看到的是金融产物的多维度定价、交易核算解耦、高度参数化、高可用、易维护等。而在冰山之下,90%我们看不到的地方,需要有非常庞大的体系来支撑这些内容,在技术体系结构、开发环境、应用平台、业务模式、产物设计、核算引擎等各方面都需要协同配合。
具体来看,核心云原生领域的独特挑战包含四个方面,分别是:
集中式向分布式转型的整体挑战:单体化如何向微服务模块拆分;对于业务连续性和稳定性的极高要求;整体异地多活的要求。
金融业务系统/模块/场景融入颁础笔架构挑战:业务一致性—分布式事务;数据一致性——分布式数据库。
核心应用设计思维模式的巨大差异性:业务模块的非功能性设计;介于应用和底层基础设施的结合部的设计。
自研可控的要求:比例逐年递增;保证业务应用无感知。
2. 现行模式的弊端
现行主流模式的问题有:手工作坊模式,人力模式;烟囱模式;非功能性挑战;滨厂痴锁定的挑战;牵一发动全身。
三、 结合自身的实践与行业现状
1. 对于未来的论断
一种模式的更替,必须要有强有力的理念来引领,但是要落地成为标准,必须要有一套成熟的体系和系统来支撑。这种体系必须是完备的,以业务为导向的,开放,连贯的,可落地的。
赌徒永远赢不过赌场,类似于淘金热一样, 最终算得上成功的不一定是那些辛辛苦苦的淘金者,可能是那些卖铲子和镐子的人。整个金融行业性质的核心分布式云原生转型的成功,关键在于适配分布式云原生环境的高效率的生产工具的体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 云原生工场模式
理念:
核心只是分布式云原生应用架构体系中的一个特殊的,最难的实例而已,阿里云输出工厂数字化自动化生产线体系,必要的基础构件以及实施工艺,让金融机构和合作伙伴自己能够更简便容易的生产云原生核心应用一个又一个的模块,更好的使用阿里云或者其他的开放云原生产物体系。在云原生分布式领域,我们不做芯片,我们生产光刻机,助力行业自研可控的进程。
总结:
阿里云的定位是平台技术公司,而不是核心应用以及其他应用的开发商。阿里云为关键应用云原生转型提供端到端的工具链,必要的基础构件以及先进的实施工艺,形成完备的、端到端的、自动化的、高效的、简便的且可落地、可运营、可治理的完整云化转型工场体系。
这个工场是开放、可集成的生态体系,能够以相对标准化、规模化的方式构建出云原生应用。金融云原生工场支持从有业务想法到建模、到领域设计、到服务设计、到应用开发、到应用部署、到应用治理、到应用运营的全业务技术闭环敏捷模式,让业务敏捷从一句口号到真正能够快速开发落地上线。
依赖这种工场模式,可高效支持新金融业务形态,如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数字金融、碳金融、开放金融等,这种模式有很大可能改变目前核心领域手工作坊的人力堆积模式,且不仅仅能够在核心领域使用,可以广泛使用在面向未来云原生模式的业务应用开发,金融机构和合作伙伴可以使用云原生工场模式自研可控的进行业务应用的高效开发而不用关注云原生应用的特殊细节与技巧。
来源:清华金融评论/陈威(阿里云新金融事业部金融核心部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