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免费在线视频

两张图解读惭笔础
2016-04-18 18:16:02

作者:王超,华润银行

来源:微信公众号金融市场那些事儿


blob.png


① 投放基础货币


  基础货币包括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法定准备金+超储)和现金。

  此处我们主要分析存准。银行按照一般性存款时点余额缴准。不管通过什么衍生渠道产生的信用货币,其中的一般性存款(直接作用于实体经济)都需要缴准。派生一般性存款的过程,本身不“减少”基础货币,但是会“消耗”超储。即存款准备金总量不变,但应缴纳的“法准”增加,“超储”相应减少。


② 传统信贷渠道


  传统信贷渠道指贷款、票据等银行类金融机构传统的信贷渠道。

  整个过程在人行和银监的管控范围内。通过“法定准备金率”控制总量,理论上对基础货币的放大系数为法准率分之一。实际出于调节目的,并行了“合意信贷额度”,由人行各分支机构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予以拨用。“合意信贷额度”作为辅助指标,在绝对值上“灵活”的控制了传统信贷的衍生总量和进度,(当然,实际经营活动中还会受到资本充足率、流动性指标等其他侧面影响)。银行作为统一结算机构,所有一般性存款都会体现在银行的负债端,需要缴准。

  理论上,一般性存款总量与法定准备金之间,严格遵循存准比例(旬间存在差异)。但由于其他衍生渠道后续的派生动作,事实上部分一般性存款并非由传统信贷渠道派生(深绿色部分)。


③ 其他衍生渠道


  银行通过信用拆借(同业借款)、买入返售、应收帐款等(科目)诸多渠道,向非银行类机构注入衍生了信用货币。

  请注意,这里包括我们最常见的银行间回购和拆借。由于这部分派生的信用货币是非一般性存款,不用缴准,所以不消耗“超储”。由于保证金、结算性资金等需求,会形成沉淀的“非一般性存款(非银机构存款)”。由于这部分存款在完成最终“衍生”动作前,并不会为实体经济创造价值,所以过多的金融系统内的“货币空转”。不但会随着链条变长,在各个节点增加实体经济最终获得资金的成本,还会造成货币总量的效用低下,以及风险的增加。

  其实,非银金融机构在市场活动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通过完善市场机制、多元化融资渠道等方式,其体现的真正价值正是减少成本和风险。但这一途径一旦被监管套利者滥用,则会适得其反。


④ 央行监管盲区


  在后续链条,非银行类机构通过千变万化的金融活动,向实体经济投放资金,扮演“最终贷款人”角色,产生作用于实体经济的一般性存款。

  最终的这部分一般性也要缴准,但是衍生过程处于央行和银监的监管盲区。虽然理论上不脱离一行叁会(央行、银监、证监会、保监会)的管控,但跨监管机构的协同监管成本很高,仍然有监管盲区,产生“监管套利”的空间。

  这部分处于阴影之中的“信用衍生”在风险、存量上都难以把控,容易滋生出系统性和流动性风险,同时也增加了实体经济的成本。请注意,部分“盲区”其实是由银行进行“资产腾挪”,出表(跳出央行和银监的监管范围)再回表产生的,这也是“监管”与“创新(监管套利)”的主战场。


blob.png


⑤ 广义信贷扩张


  通过实施惭笔础,在“银行层”对各类衍生信用货币的动作加以管控。

  新注入一定基础货币后,在原有各项指标不变的情况下(如存准),按照原有结构进行衍生,惭2增速应相对稳定,理论上,应该严格按照存准比例进行扩张。但在实际环境当中,由于“监管盲区”的存在,通过非传统渠道的派生却难以管控,而之前惭2与社融产生的增速偏离,正说明了“监管盲区”和“空转资金”的失衡。

  通过广义信贷增速与惭2增速的挂钩,可以规避监这一现象,不用具体去管增量的具体形式。请注意,惭笔础考核的是增量,所以其实监管当局容忍了当前已经存在的存量结构(包括监管盲区),避免一下用力过猛,产生应激的结构性风险。通过广义信贷增速的管控,可以使惭2整体增速可控,同时内部结构(监管盲区)也会逐渐开始发生变化。


⑥ 监管盲区压缩


  广义信贷的考核,使银行的“信用衍生”额度变得宝贵,倾向于不再扮演原始的“廉价”衍生提供者,而是扎实的完成向实体经济的衍生全过程。

  同时也使得整个链条处于监管范围内,便于管控和调整。也减少了金融系统空转导致的实体经济成本增加和风险失衡。同时也斩断了资产腾挪的路径,让资产和风险“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在广义信贷的口径当中我们可以看出,监管当局不希望影响正常的“流动性用途”资金业务,如存款类金融机构间的资金往来等。


⑦ MPA政策总结


  请注意,MPA 有7大方面16项指标,广义信贷只是其中一项。通过全面升级至宏观审慎评估体系,银行类机构在实际经营活动中,会开始反思如何真正稳健、平衡的发展,回归到银行经营的本源(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而不是去追逐报表的表达艺术。

  目前,惭笔础的广义信贷认定范畴仍存在部分困扰,如政策性金融债也纳入其中,而该类资产本身不增加货币总量,只是银行与政策性银行之间的平层流转。又如银行间市场的银行之间的回购是否纳入,目前还需央行官方发声予以确认。

  但由于考核的是增量,所以如果纳入则基数也纳入,符合逻辑。相信后续对考核的落地与确认,将会进一步完善。未来的直接影响即委外和其他各类“监管套利”类业务空间被压缩。

  随着惭笔础的不断完善升级和整体实施,监管的效力也将得以完整体现。同时,通过“抓大放小”,实施资产负债表之间的“宵禁”,极大增强了央行对监管盲区的水分挤压,以及对全局的掌控力。而这,也为进一步履行当局意志,根据当前经济形式实施货币、财政政策扫除了障碍,减少了政策在落地中的“失真”,不失为一步高明之棋。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一文读懂银行资管行业痛点与发展趋势
下一篇:【分享】黄震:金融生态正在以金融消费者为中心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