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免费在线视频

如何保障“双11”安全支付?这些高发诈骗案例要远离!
2021-11-11 13:55:16

“双11”大促正在进行,大家沉浸疯狂“剁手”快乐的同时,也需注意支付过程中的各种隐患。近期,网络支付诈骗案高发,据央行广州分行11月10日发布的提醒,网购平台被攻击、个人信息遭泄露、信用卡盗刷等犯罪行为再起。消费者除了提高网购安全意识,手机支付安全同样要注意!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趁着“双11”,骗子身份不断变样,其通过非法途径获得受害人网购订单数据,既有的冒充电商客服以各种理由主动提出“退货退款”及“理赔”,受害人在骗子提供了自己准确的身份信息后,产生了初步信任,骗子则进一步提出需要通过平台认证等才可退款,诱导受害人提供银行卡号、密码等个人信息,利用受害人填写的个人信息及手机验证码完成盗刷转账。


还有一种情况则是不法分子也通常会冒充花呗或银行客服,谎称可以提升信用额度。一旦有人联系,便以支付“服务费”为由,诱导网友扫其二维码支付,从而实施诈骗。


除了“虚假客服来电”诈骗典型案例外,另据央行广州分行披露,还有“窃取账户密码”“二维码盗刷银行卡”“公共无线潜藏病毒”等多类诈骗套路。


例如,目前部分网站安全防护能力较弱,较易遭到黑客攻击,从而导致注册用户的信息泄露,若用户的支付账户设置了相同的用户名和密码,则极易被盗用。对此央行广州分行建议,用户应养成定期更改密码的习惯;此外网络支付相对笔翱厂消费等交易场景虚拟化,验证强度相对较弱,因此建议用户根据自身情况设置合理的单笔与单日限额,防止大额盗刷。


除此之外,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目前还有伪“红包”骗局、“预售”骗局、刷单返利骗局、“信用提额”骗局、中奖诈骗、信用卡申请诈骗等多种方式……


易观高级分析师苏筱芮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双11”诈骗高发,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双11”期间会产生大量资金交易,金额大、笔数多,不法分子企图趁机浑水摸鱼;二是“双11”参与人数众多,且在购物期间容易降低防范心理,不法分子试图“广撒网”来实施诈骗。苏筱芮指出,对此,消费者首先应当树立警惕意识,不轻易泄露自己的个人隐私信息,不轻信陌生短信或来电;其次应当通过官方渠道与商家取得联系或核实情况;最后也可以下载政府部门开发的反诈础辫辫,及时知晓最新骗局。


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则认为,“双11”诈骗高发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交易多发,特别是网络交易由于优惠等原因,交易频率更高,优惠活动很多且促销运营样式多样化,不法分子经常利用消费者寻求优惠的心理作案。这种诈骗手法波及范围广、涉及人数多、笔数和金额都会有正向增加。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近段时间,多地警方也对“双11”诈骗行为进行了警示和提醒,例如近日乌鲁木齐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就发布提醒称,“双11”“买买买”的同时,用户网购时要选择有网上经营资质的商家,对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的商品应提高警惕,注意提防和甄别,小心低价诱惑的陷阱;此外,切勿轻易将验证码、银行卡余额、银行卡密码等提供给“客服人员”,更不要按照对方指示操作;特别要注意不能提供验证码,这是最后的防线。


王蓬博则进一步指出,消费者应该到常用的应用商店下载正规电商的服务软件消费。不能有麻痹大意的思想,养成良好的安全意识,比如不同的网络支付账户建议设置不同密码,定期查杀手机病毒,对于不明来源的短信和网络地址不要随意点击、运用熟悉可靠的第叁方支付平台等。最重要的还是要提请消费者自身注意,其次不管是运营商还是相关银行都应该提高反应速度,避免资金被快速转移,对诈骗流程进行梳理,建立专门的反诈团队,利用技术方式提升风控能力。


另外,对此类诈骗后续治理,苏筱芮也提到,可以从四方面着手:一是从顶层制度,完善网络诈骗等相关不法行为的认定情形,厘清各部门监管职责分工;二是设立专门的投诉举报渠道,畅通与网络诈骗相关的反馈流程;叁是加大司法打击,专门树立一批大案、要案典型以震慑不法分子,肃清商业风气;四是强化监管科技的运用,通过技术手段监测到不法分子动向并及早开展打击行动。


记者:刘四红

来源:北京商报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反诈拒赌 安全支付丨全国多地警银协作 破获涉诈犯罪案件
下一篇:“双11”诈骗又有新手段 监管层提醒消费者支付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