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金融科技的发展由技术导向向场景与需求导向加速转变,围绕数字金融生态圈建设,数字技术迭加效应显现,各细分技术领域纷纷加强了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金融科技底层技术的布局调整加快,更加注重金融安全与价值释放。
全国政协委员、中关村金融科技产业发展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周延礼表示,从宏观视角看,金融科技应以数字技术支撑,坚持统筹安全与发展,发挥数据要素和应用场景的优势,聚焦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持续推进科技创新。从微观视角看,金融科技应以数据要素为中心,坚持业务与科技研发双向驱动,推动服务创新。
基于平衡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业内也在着力通过提升技术的安全性来兼顾科技伦理,在依法合规的基础上,以需求为牵引,通过技术支撑实现金融效率、金融产物与服务质量、风险管控的提升。
压实主体责任&苍产蝉辫;守好伦理之门
金融科技的应用与发展已经进入注重数据安全、隐私保护、道德建设,以科技伦理治理为核心,守正创新、合规为先的新阶段。
坚持促进创新与防范风险相统一,防止技术滥用,守好伦理“大门”,加强金融科技伦理建设,已成为金融科技行业发展共识。
九叁学社中央研究室主任王汝芳强调,在金融科技的发展过程中,数据采集使用和算法决策无疑发挥着关键作用。算法的有穷性、确切性、可行性的特性,在确保其可自动执行的同时,也使作为“指挥棒”的目标函数具备了“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放大器”属性。因此,约束目标函数和行为边界的科技伦理规范显得格外重要。
从监管导向来看,金融科技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将以多方参与、协同共治的金融科技伦理体系为支撑。今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印发的《金融领域科技伦理指引》提出,建立健全伦理管理组织架构与制度规范,探索设立公司级科技伦理委员会,完善科技伦理审查、信息披露等常态化工作机制,压实各方职责,做好金融科技活动的审查、批准与监督,提前预防、有效化解金融科技活动伦理风险,严防技术滥用、误用。
对金融科技公司而言,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科技研究室主任尹振涛建议,应成立金融科技伦理委员会指导公司金融科技伦理管理;开展公司员工的伦理培训,提升员工金融科技伦理的意识和社会责任;丰富公司社会责任内容,强化算法公平和数据治理。
强调包容普惠&苍产蝉辫;找准发展痛点
在科技赋能之下,金融产物与服务从空间、时间、成本、安全等角度得到全方位改变,让具有突破性的科技发展成果为更多人所及、所享,让金融服务在技术的加持下更广泛、更深入、更公平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普惠性、包容性亦是金融科技的题中应有之义。
近年来,随着5骋网络基建、大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加速推进,数字技术加速迭代和创新,市场初步构建起数字普惠金融生态圈。中关村金融科技产业发展联盟日前发布的《2022中国金融科技竞争力报告》显示,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拓展了数字金融服务的触达范围,缓解了金融服务的排斥性,缩小了数字鸿沟,缓解了信息不对称,赋能社会减贫纾困,为促进经济包容性发展提供了重要途径。
实践中,金融科技要找准并化解普惠金融发展的痛点。王汝芳强调,金融科技要顺应“卡脖子”技术生态发展需要,立足和综合考虑不同科技产业生态特点,为生态圈中各节点公司提供普惠金融和精准服务。
从实体经济的产业链、供应链角度出发,供应链金融是实现普惠金融的有效路径之一,当前,金融科技公司也将发力点落在了发展供应链金融科技上,致力于解决存在已久的中小公司融资难题。
“供应链金融的本质严格意义上讲不是资金的借贷,而是帮助我们的产业以及产业中的中小公司来实现健康的现金流。”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宋华认为,不仅要站在公司的角度,更需要站在整个网络和生态的视角去打破组织之间的业务和信息孤岛,让不同的关联公司之间能够协同起来,通过构建产业数字生态和金融数字生态,缓解中小微公司融资困境。
补齐发展短板&苍产蝉辫;实现科技共享
“金融科技落地短期以业务赋能为主,长期以模式创新为主,涉及思想理念创新、业务流程创新、组织架构创新,是以数据和算法为基础的系统性、协同性的深刻变革。”谈及金融科技的长期发展与应用,王汝芳表示,金融科技长期落地需要数字赋能与数字赋权双轮驱动。
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更新迭代,数据互联互通机制逐步完善,创新共赢将突破地域、行业社会限制,造就科技共享、利益共分的金融科技新时代。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认为,金融科技未来发展趋势和关注重点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要推动底层应用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二是要基于实体经济新发展格局,深度培育和发掘客户需求;叁是要以场景金融的创新来承载新金融功能落地,把金融科技发展的大方向与具体落地的场景有效结合在一起;四是要全面完善金融科技的监管治理与生态,为金融科技创新培育更优质“土壤”。
还需看到,当下金融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尚未形成,优秀的金融科技人才供不应求。在金融科技人才培养方面,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沉艳建议,要考虑强化校企合作,帮助公司提前为科技人才的储备做准备;同时,构建一个“产学研用”一体化学习平台,帮助头部公司、高校、科研机构等一起建立联合创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