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免费在线视频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朱民:零碳金融将呈现四大发展趋势
2023-06-06 08:22:27

“在双碳目标下,金融支持双碳应进入零碳金融的时代。相比双碳目标,零碳金融在环境保护、生态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转型等方面的覆盖广度深度将大得多。”在6月3日举行的第十一届 (2023) SIIFC国际研讨会期间,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朱民发表主题演讲时强调说。

第十一届 (2023) SIIFC国际研讨会由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上海金融业联合会指导支持,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等机构共同主办。

朱民在会议期间表示,零碳金融不只是简单的碳中和、绿色发展的投融资,还涉及推动经济结构巨大转型,产业结构由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转型的大量投资。有机构研究指出,预计到2050年,中国碳中和累计投资规模约为180万亿元人民币,如何应对规模大、期限长、风险不确定性较高的这项投资,都是巨大的挑战。

“到现在为止,碳中和领域的很多技术与科技我们是不知道的,金融如何服务于这些高风险、长周期的投融资,也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它不但涉及增量投资变化,还有存量投资信贷资产的变化。比如现有的352万亿元存量金融资产,因为碳价波动将发生哪些估值变化,都需要仔细研究。因为在产业结构绿色转型过程里,高碳资产会贬值,绿色资产会增值,于是无论是国家资产负债表、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公司资产负债表、个人资产负债表都会随着碳中和进展而发生变化。”他指出。这意味着零碳金融的发展,既要促进重碳行业向绿色轻碳低碳发展,还要维持转型过程的资产平稳安全,尤其是规避转型过程中资产负债表变化的风险。

朱民强调,零碳金融的发展,将呈现四个趋势,一是随着中国双碳战略持续推进,金融产业也持续迈向零碳金融,支持国家重大战略目标;二是零碳金融的发展,既是“自上而下”,也是“自下而上”的过程——首先要构建零碳金融的宏观管理框架,需要对金融管理框架、宏观管理框架等重新构造,并提供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金融机构走向零碳金融并支持“碳中和”,因为“碳中和”转型过程可能会发生成本过高,收益曲线波动,以及长期不可预测性等挑战,需要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扶持,金融在市场规模的杠杆扩大,这在全世界已取得共识。

“以中国为例,目前央行设立了绿色专项贷款、科技专项贷款支持碳中和发展,结构性货币政策也会发挥重要作用。因为碳中和是新功能产物,就不完全是市场行为,更需要金融监管部门、人民银行、环保部、发改委、工信部、产业部门等相关部门协调,完善激励机制配置和导向。”朱民认为。与此同时,金融监管规则也在发生变化,从巴塞尔协定叁向巴塞尔协定贰厂骋转变,比如巴塞尔协定的叁大支柱,资本金比重与含量都会因绿色产业含量不同,对相关银行资本金要求与信息披露要求会有所差异,未来气候变化与转型风险又会加入新的监管模式。

朱民还透露,市场信息披露也是推动零碳金融发展的重要一环。相关机构在传统国际会计准则之下,又设立一个新的可持续会计准则委员会,未来将在一段时间内存在两套会计准则,即传统会计准则与可持续会计准则,之后将逐渐合并到一套会计准则,最终会统一成可持续会计准则。这将导致公司资产估值、现金流、资产负债发生根本的变化,信息披露也会发生很大变化。在这些基本的框架确定后,在战略、激励、信息披露的共振下,金融业将逐渐走向碳中和战略目标。

朱民表示,零碳金融发展的第叁个趋势,是要构建零碳金融的市场生态,因为零碳金融市场规模巨大,且存在长周期和高风险的特征,金融市场的产物创新变得特别重要。目前,中国的绿色融资结构里,90%来自银行贷款,7%来自债券,3%是通过股票/股权融资。但这个结构比例不适合推动“双碳”目标实现所需的融资结构,市场仍需要扩大债券融资与股权融资规模,并不断推出新产物。

在他看来,零碳金融的第四个发展趋势,是有效解决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因为零碳金融的发展,关乎全球人类共同理想与使命。目前金融机构纷纷成立零碳金融联盟,投资者成立零碳金融投资联盟,平台成立高碳低碳转移零碳金融平台,各种各样的合作很多,既是合作也是竞争。

在这个过程里,首先要制定绿色分类与绿色信息披露的标准,其次要解决碳的核算,包括碳排放要有计量,要有核算,要有标准,要有政府验证,当前国际市场既是合作又是竞争。

“中国也有很大的责任和义务,将中国零碳经验学习到的东西送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送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迅速跳跃式进入零碳金融阶段。”朱民指出。目前在零碳金融方面,中国与世界处于同一起跑线。就这个意义上而言,中国金融有望在全球金融进入零碳金融赛道进程走在世界的前列,并引领世界,同时让世界分享中国的经验,这也是中国金融业巨大的责任、使命和重大机遇。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21财经础笔笔/陈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北京金融科技人才培养战略: 百名“领导”,万名“技术”
下一篇:助贷业务的法律问题和合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