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免费在线视频

《中国银行业人民币国际化业务发展报告》发布
2016-05-27 11:26:34

  编者语:中国银行业协会贸易金融专业委员会发布了《中国银行业人民币国际化业务发展报告》,这是中国银行业协会首次面向社会公众发布贸易金融行业发展报告。该报告真实记录了人民币国际化业务的发展现状,清晰地呈现出人民币国际化实践中的发展特征和规律。报告还指出尽管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人民币在国际计价结算体系中尚未完全摆脱“美元影子”,成为国际计价货币路途依然漫漫,并据此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颇具建设性的实施路径。


作者:中国银行业协会贸易金融专业委员会课题组

来源:《中国银行业》



  一.人民币成为国际计价货币的实施路径


  学术界通常认为,货币国际化的核心是推动其在国际交易中计价,通过商品和服务的计价派生出货币结算和支付业务,通过金融资产的计价派生出货币的财富国际贮存,进而影响外汇储备资产的权重。当前尽管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人民币在国际计价结算体系中尚未完全摆脱“美元影子”。这决定了当前人民币国际化仍处于初级阶段,容易受境内外市场环境波动影响,并且流通范围也大多集中在中国与他国的跨境交易中,未能深入到全球贸易和金融市场中,真正成为国际货币。为了逐步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目标,《报告》建议根据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统筹权衡可行性和成本收益,多策并举,积极推动人民币成为国际计价货币。

  结合“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从国家层面推进人民币迈向计价货币。

  一是在“一带一路”建设项目中推进人民币计价结算。人民币发挥计价货币功能是一项长期战略,必须根据对手方国家实体经济发展、市场接受程度、政治环境等情况,以适当方式逐步渗透。建议在巴基斯坦、中亚、波斯湾等国家和地区重点推进道路交通、能源基地建设中使用人民币,在重大项目建设中,可以制定“资源换贷款”的计划,将能源、资源产物作为抵押品和还款保障,为当地提供人民币项目贷款,并辅以人民币计价结算的原材料购买、工程款支付等要求。在南亚、西亚国家则重点推动双边贸易人民币计价,设置鼓励人民币计价和使用政策、在矿产物、农产物交易中尽可能以人民币作为合同货币、加强两国商品交易所的合作等,发挥人民币贸易融资和投资的积极作用,推动人民币进入当地主要商品计价体系。

  二是继续提升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力,成为区域“锚货币”。建议我国与周边国家、地区中央银行之间加强本币合作,继续扩大边贸本币结算协定、一般贸易本币结算协定签署范围。同时,充分利用中国与周边国家经济紧密融合和产业优势,建立多个自由贸易区,消除关税壁垒,以自由贸易区内为起点大力推动人民币计价。此外,继续保持国内货币政策的稳健和人民币币值的相对稳定,在周边国家和地区树立良好形象,逐步拓展人民币流通范围,促使周边更多国家和地区将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或纳入其汇率定价货币篮子。

  叁是在国家对外交往中以多种方式引导人民币计价。利用中国公司加快“走出去”的时机,在东道国推广人民币计价,对于向海外转移的固定资产和金融资本要确立以人民币计价交易。同时,借鉴美元国际化过程中“马歇尔计划”的经验,在政府采购、发放优惠贷款和对外援助中使用人民币计价,要求接受援助、贷款的国家和地区在与我国开展贸易和投资活动实现一定比例的人民币计价结算,或投资人民币标价的资产。还要扩大双边本币互换规模和范围,推进人民币与更多的货币开展直接挂牌交易。

  多手段推进大宗商品交易的人民币计价。建议充分利用当前我国为诸多大宗商品主要进口国的市场地位,做好顶层设计,从多角度推进大宗商品领域的人民币计价。

  一是加快大宗商品国际交易平台建设,以上海自贸区为切入点,搭建以现货、场外以及期货等多层级市场相结合,境内、境外投资者均可参与的大宗商品市场体系,完善现货、期权、期货、远期以及掉期交易的市场功能,规范市场秩序,逐渐形成全球主要的大宗商品交易枢纽。

  二是扩大人民币计价商品的国际化应用,在前期推出上海黄金交易国际版、筹备上海国际原油期货上市交易的基础上,推动境内期货交易所、现货交易市场加快铁矿石、棕榈油等人民币计价商品合约的国际化交易进程,吸引境外投资者,做大交易规模,力争成为相关商品的区域性乃至全球定价中心。同时,应考虑我国碳排放大国的实际情况,主动开发碳交易中的各种以人民币标价的金融产物。

  叁是完善大宗商品领域配套金融服务,加强商业银行在大宗商品交易领域的金融创新力度,参照外资先进同业的做法,与商品期货交易所、现货交易平台以及场外衍生品市场深化业务合作,支持其推出针对境内外投资者的人民币计价商品标的,并为交易商提供集账户、兑换、结算、融资、理财、经纪、咨询等为一体的综合金融服务,满足其参与人民币计价商品交易的各类业务需求。

  四是积极尝试推出中国指数,既包括煤炭、铁矿石等分类指数,也要建立体现整体交易状况的综合指数,吸引全球投资者参与中国的大宗商品市场。

  鼓励商业银行优化全球布局和开展产物服务创新。商业银行作为人民币国际化业务的重要参与者和实践者,在推进人民币国际计价货币职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提供丰富实用的贸易金融产物。重点支持我国对外贸易中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产物出口,促进出口产物升级,提升中国公司主动权。通过优化全球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围绕核心公司提供供应链条全流程人民币服务。其次,运用资金交易、保值避险等产物服务及风险管理工具,帮助境内外公司规避人民币交易风险。此外,还要特别做好大宗商品交易服务,针对不同交易商品特征、不同市场特征开发配套的人民币结算、套期保值、风险规避等一系列服务。


  二、推进人民币在金融衍生品交易体系中的应用&苍产蝉辫;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等监管部门从加快资本项目和金融市场双向开放、完善人民币全球流通基础设施等层面持续推进人民币跨境流通和使用,下一阶段,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在岸、离岸金融市场的深度、广度,但目前来看还存在局限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开放程度较低。我国资本和金融账户还存在诸多管制,机构和个人的人民币资金尚不能自由开展跨境资本项目交易,与其他货币之间的兑换也存在限制。这不仅制约了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使用人民币的意愿,更不利于国外货币当局配置人民币资产、吸收人民币储备。

  人民币在岸市场、离岸市场的深度和广度仍有待拓展。货币国际化功能的发挥需要发达的境内金融市场做支撑。例如,过去十年全球外汇储备增长一直伴随着美国国债市场扩大和余额的扩张,但目前我国境内金融市场缺乏深度、规模有限,投资标的较少,同时目前人民币离岸市场的金融产物种类还不够丰富,交易规模较小,这些均妨碍了境外投资者持有和使用人民币的意愿。

  《报告》认为应采用如下策略推进人民币在金融市场中的运用:

  一方面,不断健全在岸金融市场。一般来说,一种货币要想得到国际市场的青睐,该货币必须具有良好的可获得性、兑换方便、投资便利,而这需要成熟、活跃、高效的金融市场与之匹配。目前,各国外汇储备大多以美元为主,其重要的投资市场为美国国债市场,该市场具有规模大、流动性强和风险收益较高等特点。同样,人民币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必须有具有高度流动性的国内金融市场做支撑。建议我国首先致力于扩大国内债券市场规模、丰富交易品种、减少对参与主体的限制,同时放松对股票市场、衍生品市场的管制,为境外主体配置人民币资产提供一个具有良好广度和深度的金融市场。

  另一方面,构建多元化的人民币离岸市场。我们可以根据“市场驱动,因势利导”的原则,推动中国台湾、新加坡、欧洲等地区的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发展多个位于不同区域,侧重不同职能,功能互为补充的人民币离岸中心。在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发展上,足够的人民币的流动性是保障人民币投资产物的定价有效性和交易流通性的关键,这也是决定未来人民币离岸中心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应继续大力发展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形成资金在海外市场的沉淀。并大力发展人民币存款和结构性投资理财产物、投资避险工具,适时逐步发展离岸股票、保险、基金等业务。同时,与境外监管机构协调跨境金融监管政策,规范和指导离岸人民币业务的发展。


  叁.商业银行开展人民币国际化业务的策略


  增强海外机构服务能力。根据国际经济环境,重点考虑在跨境人民币业务市场潜力较大的地区设立海外机构,增强海外机构人民币业务的覆盖能力。以此发挥境外网络的优势,与境内本土业务形成较好的互补效应。同时,发挥已有海外网络优势,不断提升海外服务能力。充分挖掘已有机构内部潜能,将现有资源更多向人民币业务领域配置和倾斜。此外,加大对境外机构人、财、物等方面的资源投入,支持境外机构扩大规模、提高市场份额。

  关注人民币离岸中心发展。研究在境外重点地区建立人民币业务团队,协调人民币账户开立,资金产物对境内报价、授信业务,不断提升现有机构的人民币联动、组合产物创新能力,及时推出有竞争力的产物与服务。同时,优化服务流程,提高风险管理能力,积极通过人民币业务拓展客户,提高服务和联动能力,全面提升境外人民币业务服务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尽快提高全球授信管理能力。随着人民币国际化和对外投资的进一步加强,“走出去”和“引进来”公司的人民币跨境融资需求日益增多,挖掘并服务好此类需求是整合全球优质客户资源,提高国际化程度的必然要求。建议积极研究建立全球授信管理办法,优化制度安排,满足境内外机构对境内外客户的跨境授信和融资需求。

  提高人民币汇率、利率衍生工具研发能力。伴随人民币国际化和境外居民持有人民币资产规模的增长,境外对人民币汇率风险管理工具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商业银行应抓住人民币国际化的契机,发挥境内、境外跨市场经营的优势,积极研究人民币对外币的汇率、利率风险管理工具,增强自身产物创新和自主定价能力,改变以往国内商业银行依赖与外资银行背对背交易,满足客户需求的状况。同时,研究利用央行的货币互换协议,在相关国家和地区推出人民币汇率对小币种的做市交易。

提升人民币市场化利率的定价能力。在为境外金融机构和公司客户提供资产负债业务服务时,商业银行还应根据境内和境外市场环境变化,参考同业报价水平,充分考虑客户资产负债业务的期限、金额、风险水平,结合商业银行资金供给需求状况等因素,在主动适应市场的过程中提升人民币市场化利率的定价能力。

  提高跨境风险管理能力。一是要加快境外客户评级政策、模型、系统建设,将所有境外机构及客户纳入统一的客户评级体系之中;二是要针对人民币国际化产物的特点,规范和强化新产物准入和审批,力争从源头上控制住商业银行不愿或暂时没有能力承担的风险;叁是要加强国别风险管理能力建设,尽快从政策制度、计量工具、滨罢系统、限额管理、准备金计提等方面建全国别风险管理体系,全方位提升国别风险管理水平。

  加强与海外业务发展相适应的技术保障能力建设。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所涉及的滨罢系统建设和推广应用,推动境内外联动一体化流程和数据建模工作,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适应能力。

深化自贸区建设。自贸区建设是我国深化对内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在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等方面先行先试,出台了一系列金融创新政策。商业银行应充分把握自贸区建设带来的发展机遇,积极布局,稳步推进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致诚征信发布产物“致诚阿福”助力信贷风控
下一篇:尚福林:推进金融与科技融合发展要把握叁个“不变”